本文作者:访客

单位不给劳动合同违法吗?怎么办?

访客 2025-07-15 09:02:46 17795
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提供合同文本并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工资损失,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保留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证等,以便维权,如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援助或起诉单位。
以下是严格保留原有信息不变、仅去除格式问题后的 HTML 内容,确保 **p标签、h标签保留**,且内容中 **不出现任何*号**: ```html

导读:

单位不给劳动合同违法。劳动者可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要求提供书面劳动合同,并催促单位尽快给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单位不给劳动合同违法吗怎么办

  单位不给劳动合同,这一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在入职后,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书面劳动合同。

  1.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首先选择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明确表达对于书面劳动合同的需求,并要求单位尽快提供。

  2.若协商无果,劳动者不应坐视不理,而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说明单位未给予劳动合同的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

  3.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法进行调查,并会对用人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如何处理单位不给劳动合同

  处理单位不给劳动合同的问题,除了上述的投诉途径外,劳动者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1.保留证据:劳动者应保留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维权过程中将起到关键作用。

  2.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劳动者对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向专业的劳动法律师咨询并寻求帮助。

  3.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在必要时,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甚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单位不给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法律快车提醒你,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如果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提供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并可能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因此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因此,单位不给劳动合同不仅违法,还可能因此承担法律责任。劳动者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勇敢站出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