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水长天”特展收官倒计时,奉贤博物馆开启沉浸式瓷韵之旅!

奉贤博物馆“秋水长天——清代单色釉瓷器特展”自3月28日启幕以来,已吸引数万市民慕名观展。值此展览进入尾声之际,馆方特别策划“沉浸式观展”活动,邀请历史学博士、文物修复与保护领域专家高守雷教授,以“解密讲座+实景导览”的创新形式,引领观众深入瓷器艺术的世界,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密码。
“早期的瓷器都是青色,因为它就地取材。当时的材料就只能烧青瓷。”高教授的讲解如同一把钥匙,为观众打开了瓷器艺术的大门。他以时间轴为经线、釉色演变为纬线,将新石器彩陶的原始韵味、东汉青瓷的初绽光芒、唐代秘色瓷的清雅风骨,以及清代铜红釉的华彩三重奏娓娓道来。观众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瓷器艺术从萌芽到鼎盛的辉煌历程。
谈及与奉贤博物馆合作开设讲座的初衷,高守雷教授表示:“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中国陶瓷史是其中的重要篇章。一部陶瓷史也是一部中华文明史。普及陶瓷知识很有必要,尤其是明清制瓷技术如何达到巅峰,这值得与大家分享。”
讲座结束后,高教授化身“导览员”,以专业视角解读细细品鉴百余件从康熙初年至光绪末年的单色釉瓷器。针对清代仿宋代官窑的瓷器,他指出宋代官窑瓷器有几大特点:“首先是大小开片,官窑瓷器上或大或小的开片独具特色;其次是紫口铁足;再者是莹润青釉,由于宋代官窑多次施釉,所以还有聚沫攒珠的特点,即气泡大小不一、重叠在一起。”
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观众在釉色莹润处读懂匠心传承。家住附近的居民带小朋友前来,希望她能从小浸润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市民屈先生特地从外区赶来,对展览布展设计赞不绝口:"诗词与文案的精妙搭配令人耳目一新,更难得的是,能邀请到高教授这样的专家,为我们普及陶瓷知识,实乃观展者之幸事。”吴先生作为陶瓷文化爱好者兼博物馆志愿者,从专业角度评价道:“本次展览所选单色釉瓷器均为精品,其审美层次之高,近乎宋式审美之巅峰。”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8日。为丰富观众观展体验,馆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奉贤区博物馆工作人员覃静表示:“展期还有一周时间,展期最后一天恰逢国际博物馆日,我们还将举办讲座、手工艺活动等,诚邀市民参与。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观众对瓷器有更深入的了解,拉近与瓷文化的距离,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观号作者:上海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