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汽车:向着全球化战略目标奋斗不止

上海车展,长城汽车展台。六大品牌,近40款车型集体亮相,声势浩大。
同时,长城发布品牌新Logo,在经典的“烽火台”标志下方,加入了公司英文简称“GWM(Great Wall Motor)”。
长城表示,GWM不仅是英文缩写,更是“Go With More”的意思,意为奋进不止。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表示:“2025年,长城汽车将实现第1500万辆车下线,这是长城汽车迈向更高发展目标的新起点,也是‘一个长城’品牌全球化战略发展的元年,通过‘生态出海+本地化深耕’,走向全球。”
技术:坚决不做增程
本届车展,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4.0T V8发动机首次亮相。同时,长城汽车自研的3.0T V6动力总成、长城灵魂摩托的水平对置8缸发动机也都同步亮相。
当今汽车产业集体在新能源领域下功夫,再不济也推出插混或增程产品。然而长城不仅反其道而为之,继续钻研大缸发动机,魏牌全新高山的预售发布会,更放话:打死也不做增程。
从理想汽车开始,增程式的电动车迅速进入了大众视野,一直到2022年,赛力斯和华为携手打造的问界M 7上市,余承东也加入了增程式的战场。数据显示,2021年,汽车行业只有4款产品采用增程式技术,到2024年,仅当年上市的增程电动车就已经超过了50款。
去年,增程式电动车以出色的销量成绩和增长率,成为新能源市场的黑马,其市场占有率在2022年至2024年间迅速从3.6%增至9.1%。
2023年11月,李想就曾在社交平台高调喊话:“中国自主品牌,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都转成增程式的技术路线,这个判断可以2025年来验证。”他强调,“我认为长城和吉利系都会转向增程式路线。”
然而长城却没有。其底气,来自背后Hi4技术的硬实力。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最好的新能源架构,为什么还要给用户提供退步的增程技术?”
这是穆峰在发布会上的灵魂拷问。
穆峰表示,在选择动力技术路线的时候,长城汽车内部针对独挡混联和增程两个方向做过多次激烈探讨,增程技术虽然门槛低,系统成本也低,开发难度小,但是在中高速场景下能量传递链路太长,导致效率特别低,必然会带来效率和能量上的巨大损失。长城的Hi4混联系统在中高速场景,可以通过直驱缩短三分之二的传递路径,效率可以提高13%;在高速爬坡场景,还可以通过档位调节发动机负荷效率,较增程再提升15%到20%。
穆峰强调:“长城汽车不做非油即电的割裂选择,而是基于全球用户的需求和场景,让内燃机和电驱系统搭档,使每一款车型更适配本地需求。”
目前,长城汽车已经依靠Hi4技术,在高效发动机、变速器、电驱动等核心技术上打造出了Hi4、Hi4性能版、Hi4-Z、Hi4T以及Hi4-G等架构,从商用车到乘用车完成了完整的混动生态闭环,从产品力和产品布局方面,可以说也都完成了对市面上所有车型的覆盖。
“打死也不做增程”,是长城汽车对自我品牌的约束。
出海:在高端市场发力
3月28日,长城汽车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21.95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6%,创下公司历史新高。
其中海外市场成为增长主引擎。全年海外销量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占总销量的36.8%;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9.7%。俄罗斯图拉工厂产能利用率达165.61%,马来西亚、印尼CKD项目投产进一步强化本地化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业务毛利率18.76%,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价值车型如魏牌高山、坦克700 Hi4-T在东南亚、中东市场溢价8%—12%。
上海车展上,穆峰表示,长城汽车已经不满足于经济车型的出口,要追求高质量出海。“在今后的海外市场,经济车型我们还会出口,但更核心的是高端品牌车型的出口。”
穆峰表示,长城汽车以坦克SUV车型竞争全球越野品牌市场,已经撕开了一道口子,目前在全球高端豪华越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近期正在向下赋能长城哈弗品牌和长城皮卡品牌车型。未来,还将以长城魏牌新能源为支点,以越野和科技感知提升企业的全球品牌势能。
穆峰认为,目前来看,除了美欧日韩等市场和中国市场,还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市场,这些市场的销量份额已经占到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三分之一。未来,随着这些地方人民不断产生新需求,汽车销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穆峰说,长城汽车会贯彻ONE GWM战略,不会因为一个市场小,就做出改变。在全球标准下,长城汽车会努力将单品规模效应拉起来,这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原标题:《长城汽车:向着全球化战略目标奋斗不止》
栏目主编:李吉 文字编辑:阚静雅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