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链融合 链上高新|从“链上”到“恋上”,审批加速催生机器人产业链“高新热恋”

编者按:
双链融合 链上高新!!
当产业链的“链”与政务服务的“链”双链融合,如同爱恋的“恋”在淄博高新区诗意相逢,这片土地便有了别样的温度。这里不仅是产业生态的聚合地,更是政企相携的“热恋区”——链主企业与政务服务以“双向奔赴”的姿态,共谱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九条产业链如同九条红绳,将新华制药、智洋创新、纽氏达特等龙头企业与城市发展紧紧相“恋”。
政务服务化身“月老”,以网格化服务牵线搭桥,用集成化改革铺就“姻缘路”:从企业注册的“一见倾心”,到项目落地的“三书六礼”,再到竣工投产的“喜结连理”,每个环节都浸润着“链上高新”的真诚。2小时极速拿照是怦然心动的效率,20次联审会诊是相知相守的承诺,100%满意度则是这场“政企之恋”最美的证言。
在“链”与“恋”的交织中,政务服务是永远在线的“贴心人”,链主企业是并肩同行的“追梦人”。当审批加速度化作发展向心力,“链上高新”的故事,正演绎着产业与城市最深情的新质生产力“热恋期”。
在淄博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大厅里,机器人引导员“小政”正在为办事群众指路,这个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恰是这片土地产业变革的缩影。
过去三年间,这里平均每周新增2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从精密减速机到智能协作机械臂,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研发,一条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的生态链悄然成型。当各地争相布局机器人产业时,淄博高新区用一套独特的“服务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模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这里,企业不仅“链上高新”,更“恋上高新”。淄博高新区用心服务,让“链主”企业在淄博高新区这片土地茁壮成长,引领产业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奏响产业兴区的时代强音。
三年增长曲线背后的“链式逻辑”
2022年276家、2023年335家、2024年377家,截至今年5月19日淄博高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403家,同比增长16.47%。——淄博高新区的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近年来以超12%的增速攀升。这并非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一条清晰的产业链生长轨迹: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从生态孵化到场景应用,一条覆盖协作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产业脉络正在成型。
在淄博高新区这片创新发展的热土之上,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服务“链主”企业为核心,开启项目审批全流程的“加速之旅”。从项目公司登记到项目竣工,全链条、跨前式服务始终贯穿,助力企业破除堵点、攻克难点。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不仅提升了审批效能,更为企业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与成本。
链主崛起: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
机器人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在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的生产线上,精密齿轮以0.001毫米的精度啮合。这家掌握关节减速机核心技术的企业,不仅是国内首家实现该部件国产化的厂商,更成为淄博高新区机器人产业链的“心脏”。
经过多年发展,淄博高新区已形成机器人产业全链条生态圈,涉及光电传感器、力传感器、机器视觉、行星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生产,以及机器人本体生产和系统集成等领域,在引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品牌链保护。加强对知名企业名称字号的保护和管理,将纽氏达特等新兴企业纳入《高新区首批知名企业名录》,进行名称保护。
服务链支撑。政府为其定制《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手册》,从公司注册到2025年扩建,涉及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变更等多个事项实现“零跑腿审批”,助力企业从有到优不断升级。
政务服务“链式反应”:从1小时审批到12天工期抢夺
“上午提交错误材料,中午就接到修改指导电话。”纽氏达特工作人员记忆犹新。这种高效服务贯穿产业链各环节:
极速准入链。设立“机器人企业专窗”,企业变更住所、法人等高频事项实行“容缺受理+云上预审”,材料修改平均响应时间2小时。
协同攻坚链。法奥协作机器人基地申请道路开口,审批局联动3部门38℃高温现场办公,为项目抢回12天关键工期。
生态培育链。针对链上企业推出“开工一件事”改革,智洋创新等7个项目实现3日办结施工许可,节能审查、水土保持等事项并联办理。
链式未来的“高新答案”
如今的淄博高新区,政务服务与产业演进正形成“双链共振”:企业注册时即被标注产业链定位,审批专员一对一挂包企业,提供“批前服务”,量身定制项目“批前清单”,依托淄博高新区“红火炬”帮办代办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从投资、开工、竣工等全过程服务保障。
“这里能找到机器人产业的所有‘基因片段’。”法奥意威负责人的评价,揭示出403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聚集的本质——当政务服务精准匹配产业链需求,当链主企业与配套商形成共生关系,一条自主可控的机器人产业链,正在齐鲁大地写下“高新范式”。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雨林,从技术攻坚到链式联姻,淄博高新区正在演绎机器人产业链与政务服务链的“热恋进行时”。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张培 通讯员于俊华 郭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