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学者圆桌|特朗普新政下,建交50周年的中欧关系如何走?

访客 2025-05-14 19:22:09 6
学者圆桌|特朗普新政下,建交50周年的中欧关系如何走?摘要: 2024年是欧洲的换届年,欧洲议会去年年中举行选举,英、法等国纷纷举行总统或议会选举。频繁的政治更迭使得欧洲内部精力分散...

学者圆桌|特朗普新政下,建交50周年的中欧关系如何走?

学者圆桌|特朗普新政下,建交50周年的中欧关系如何走?

2024年是欧洲的换届年,欧洲议会去年年中举行选举,英、法等国纷纷举行总统或议会选举。频繁的政治更迭使得欧洲内部精力分散,给中欧关系的推进节奏带来变数。

2025年,特朗普第二次出任美国总统,大幅调整美国内政外交,跨大西洋同盟关系面临挑战;与此同时,中欧迎来建交50周年,中欧关系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将如何展开?双方能否携手开辟合作新局?

5月12日,上海欧洲学会和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中心在复旦大学举办“欧洲对华政策(2024)”和“欧盟的大国和地区政策(2024)”报告发布会,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话题进行讨论。

2024年:不同层次上“多速发展”

有学者表示,去年的中欧关系呈现出在不同层次上“多速发展”的节奏。

一方面,去年中欧经贸摩擦频发,欧盟多次对中企发起《外国补贴条例》调查,中方针对欧盟白兰地实施了临时反倾销措施。在摩擦持续升级的漩涡中,双方虽一直保持磋商谈判,但进展十分迟缓。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有了突破性进展。上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

此外,对于2024年美国大选将如何影响未来美欧关系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欧盟对华战略的关注度。而且,欧盟及主要成员国对欧洲竞争力衰落的强烈共识,也加剧了欧方对华的防范和遏制心态。

但另一方面,去年,荷兰、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芬兰等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首脑接踵访华,双边会晤成果丰硕。

有与会专家总结,去年欧盟及欧洲国家对华政策趋于和缓,双边关系不存在剧烈政治冲突。但由于欧洲去年忙于内部选举、应对持续低迷的经济和俄乌冲突等问题,双方也缺少亮丽的重大的战略性合作。

2025年:建交50周年“低开高走”

眼下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谈及今年双方关系的展开方式,有学者用了“低开高走”一词来做展望。

从内部来看,欧洲面临各种挑战——极端政党崛起、经济持续放缓和产业竞争力下降、欧洲内部团结性逐渐低迷,这促使欧洲不得不部分弱化对华政治性挑衅,包括降低在“印太”地区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的攻击。

从外部来看,特朗普在美国重新执政,跨大西洋同盟关系正面临内部经贸摩擦、意识形态争议和主权冲突带来的冲击风险。因此,欧洲在经贸领域不得不寻求美国之外的其他市场的支持,在防务和地缘政治层面也需要寻求一定程度的战略自主。

与会者指出,欧盟在可见的未来无法形成独立的防务,欧美同盟关系不会真正陷入撕裂的地步。但随着美国对盟友提供公共产品意愿的下降,欧美关系会陷入一段时期的混乱,这会促使欧盟加强与其他西方国家及南方国家的关系。

在此背景下,不少学者认为,中欧近些年来整体上较为紧张的双边关系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不过,部分学者保持审慎态度。他们指出,从2024年欧洲对华政策基调可见,中欧关系存在经济层面“竞争”问题、地缘政治层面的体制差异等显著挑战。另外,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欧盟成员国对华政策仍具负面色彩,其存在的变动性与不确定性也值得关注。

把握窗口期

尽管欧洲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时存在一些结构性不利因素,包括双方政治体制的差异、日益严峻的经贸竞争及美国潜在的要求欧洲选边的压力等,但双方仍然是国际上重要的两大开放经济体,且对联合国体系共同尊重和对全球治理问题高度重视。

有学者表示,7月即将举行的欧盟-中国峰会、法国总统马克龙对华的潜在访问,都是中欧拓展和深化合作的关键窗口。

另外,特朗普政府支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开发使用,这将严重放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速度,导致减排目标难以实现,损害欧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国际引领作用的雄心。

与会学者认为,在此背景下,欧盟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联手维护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议题、推进绿色、数字和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标准制订的迫切性上升。这将为中欧关系创造更大的合作空间,也有望为其他存在分歧领域的协商谈判提供助推力。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学者圆桌|特朗普新政下,建交50周年的中欧关系如何走?》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徐晓语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