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金石为媒,美育铸魂,复旦探索文化双创育人新范式

访客 2025-05-02 11:24:06 8
金石为媒,美育铸魂,复旦探索文化双创育人新范式摘要: 适逢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近日,一个“小刀郎篆刻机”体验活动区吸引了许多复旦学子驻足。同学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亲手操作篆...

金石为媒,美育铸魂,复旦探索文化双创育人新范式

金石为媒,美育铸魂,复旦探索文化双创育人新范式

适逢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近日,一个“小刀郎篆刻机”体验活动区吸引了许多复旦学子驻足。同学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亲手操作篆刻机,感受科技助力下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将篆刻艺术转化为浸润式育人资源,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复旦探索文化双创育人新范式。

金石为媒,美育铸魂,复旦探索文化双创育人新范式

复旦大学的书画艺术教育基因深植于创校之初的文化选择。1905年马相伯手书篆体校名,以青铜器铭文为灵感设计的校徽,奠定了“金石载道”的美学传统。1979年,在苏步青、谈家桢等学者推动下,复旦大学成立全国首个高校书画协会。2012年,复旦的篆刻爱好者秉持“大众篆刻”理念,自发组建了“大众印社”这一美育社团,肩负着传承与弘扬篆刻艺术的使命。

近年来,复旦大学逐步构建起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到书院空间、书院活动的完备育人体系,持续拓展篆刻教育的传播渠道,让其扎根校园,服务社会。通过第一课堂做大书画篆刻爱好者的蓄水池,依托书院加大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联动,配齐配强社团指导老师、举办线上线下展览,建设一批传统文化研习空间,全方位、系统性地促进大众篆刻理念与审美教育、思政教育和校史教育相结合。

金石为媒,美育铸魂,复旦探索文化双创育人新范式

为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学校于2025年3-5月开展“印记百廿印向卓越”大众篆刻作品展。展览主创团队历时半年,从浩瀚校史中凝练兼具历史意义与时代共鸣的126个关键词条,依托大众印社作品征集大赛及《玺印赏析及篆刻实践》课程,面向师生、校友等大众篆刻爱好者征集了142枚篆刻设计稿。实体作品中既有传统篆刻技艺的精彩展现,也有融合3D打印、激光雕刻、玻璃微珠、软陶泥等现代工艺的创新之作,充分彰显篆刻艺术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篆刻艺术作为其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复旦大学始终坚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以书画篆刻教育滋养师生心灵,积极推动篆刻艺术在复旦、在上海走向大众。

原标题:《金石为媒,美育铸魂,复旦探索文化双创育人新范式》

栏目编辑:陆梓华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张炯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