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奖首次落“沪” 15人成功“摘梅” 淄博名家吕凤琴受邀担任终评委

5月21日晚,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在上海举行。入围本届终评的17名演员经过舞台竞演,最终蓝天、朱洁静、孙娜、鲍陈热、袁国良、李哲、李晶花、王越、尹春媛、梁静、黄瑞妮、陈丽俐、李敏、秦海璐、周帆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其中,山东省青年戏曲演员尹春媛凭借《柳子戏折子戏专场》中的精彩表演,为山东摘下一朵“梅花”。
本届入围终评的演员呈现出剧种多样化,涉及京剧、昆剧、河北梆子、秦腔、曲剧、婺剧、锡剧、湘剧、蒲剧、柳子戏、台州乱弹以及舞剧、话剧等多种戏剧表演艺术门类,充分展现了戏剧艺术的多样性与创新活力。
此次参赛,尹春媛带来《玩会跳船》《老青天》《巾帼雄风》三个剧目,饰演的三个人物分别属于闺门旦、花旦、刀马旦三个行当,从优美雅致的大家闺秀,到俏丽泼辣的市井少女,再到骁勇稳健的巾帼英雄,尹春媛将每个角色都演绎得入木三分、丰满逼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备受瞩目的戏剧盛宴背后,有一个来自淄博的身影格外引人关注——淄博市五音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吕凤琴,受邀担任了此次梅花奖终评委,为评选出中国戏剧界的顶尖人才贡献专业力量。
中国戏剧梅花奖作为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一直以来都承载着推动戏剧事业发展、表彰优秀戏剧人才的重任。每一届的评选都备受关注,而终评委的专业素养和公正评判更是至关重要。此次吕凤琴受邀担任终评委,不仅是对她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淄博五音戏在全国戏剧舞台上影响力的有力彰显。
梅花奖自1983年创办以来,已走过42年光辉历程,始终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璀璨明珠。本届梅花奖首度落地上海,以“梅花竞放 戏聚东方”为主题,为申城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本届梅花奖在评选中首次开辟民营剧团申报通道,把中国剧协民营戏剧工作委员会列为申报单位,让民营戏剧力量参与梅花奖有了制度保障,民营院团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成功入围本届终评。入围本届梅花奖终评的剧种不仅有全国性或省级大剧种,还包含柳子戏、台州乱弹等稀有剧种,其中台州乱弹是首次入围终评,实现梅花奖终评历史上地域和剧种的突破;还鼓励未曾获奖的地域、剧种的演员参评,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秦剧团首次进入终评。
梅花奖的评选,不仅是对演员个人艺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整个戏剧行业的激励与引导。通过线上直播、社交平台分享等方式,这场戏剧盛典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与参与,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戏剧的独特魅力,也为中国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杨峰)